美国福建商会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首 页 关于商会 资讯信息 商会成员 投资环境 商会动态 视频专区 留言反馈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商会首页 > 资讯信息 > 华商资讯 > 详细内容
桑梓情深,中美文化交流的使者 
2017-5-22 


                           —— 访美国福建商会会长林慈飞
                                           黄益群
   今年5月7日,长乐宣传部、社科联联合发起以“长乐与海丝”为主题的采风活动,美国福建商会会长林慈飞应邀参与,我得以认识这位敦厚、实诚而又热心祖国公益事业的商会会长。
 
                赴美打拼   用艰辛挖掘第一桶金


林慈飞祖籍长乐,他身上流淌着长乐人特有的、勇于闯荡与吃苦耐劳的精神,从下乡知青到公务人员,他怀着“一定要出人头地”的梦想,放弃多少人梦寐以求的铁饭碗下海经商,年纪轻轻就挣下了可观的家业。
1988年,林慈飞遵循着家族的传统,赴美打拼。初来乍到,林慈飞进入一家当地餐馆打工,每天负责送外卖,言语不通让他倍感艰辛,老板的女儿教给“ok”与“thank”两句英文聊以应急。两句简单的英文用来交流自然是窘迫的,林慈飞经常因为未谙意图而状况百出:客人火冒三丈,破口大骂,但林慈飞浑然不觉,依然陪着笑脸连连道谢。
刚到美国的新鲜与激动慢慢退却,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孤独和寂寞,想念妻儿的深切紧紧攫住林慈飞的心,身体的辛劳可以缓解,但空洞而乏味的灵魂用什么来滋养?林慈飞差点就放弃了,想到自己在国内还是一个腰缠万贯的老板,在人生地不熟的美国从零开始,还受尽屈辱,这种落差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克服?那时,通讯还不发达,百来号人共用一部电话,每一次亲人的嘘寒问暖都令林慈飞热泪盈眶。满腔的思念化为飞鸿,常言道:“家书抵万金”,假如没有亲人的鼓励和慰藉,林慈飞都不懂自己该如何应对最初的辛酸。
林慈飞的父母皆在美国,在亲人的帮助下,他终于适应了美国的生活, 不到一年,他把妻儿接到美国,开始经营起自己的餐厅。林慈飞知道,想要全面融进美国社会,至关重要的两件事要做好,那就是语言关和出行关。
虽然自己做老板了,但坎坎坷坷还是如影随形,当时华裔在美国,地位低,不被尊重,经常被西班牙裔和非裔的欺凌。一天的辛劳结束,拖着疲惫的身体,林慈飞多么想快点回到家里休息,可是,他要时刻注意餐馆大门是否被地痞无赖制造障碍,放上汽水瓶,每天就这样小心翼翼地过着。有一次,林慈飞接到订单,他亲自送餐上门,当他走到大厦拐角处,一伙腰圆体壮的非裔手持各种利器,张牙舞爪,哇哇怪叫,林慈飞怔住了,他知道来者不善,唯有暗中祈祷。搜遍全身,林慈飞身上值钱的东西全被抢走,他们还不过瘾,一阵拳脚踢,如同雨点般落下,除了抱住自己的脑袋不受重击,林慈飞逆来顺受着,等待他们停手。林慈飞几近昏厥,迷糊中,他感觉到那厚厚的马丁靴踩在自己脸上的那种碾压与刺痛,他以为自己快要死了。当林慈飞醒来,他庆幸自己还活着,而且妻子就在自己身边呵护着自己,他抱紧妻子,就像受了委屈的小孩哭泣着,妻子善解人意地抚摸着林慈飞的头发,安慰道:“没出大事就好,以后咱小心点”。
林慈飞说:“每个人都要有图强拼搏的精神,只有努力打拼、闯荡,才能有收获,不愿意打拼的人,是永远不会有收获的”,他非常感慨:“衣履光鲜值得羡慕,可是,荣耀的背后是用血汗和生命换来的,可以说,我的第一桶金是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商会会长   用热诚架起中美桥梁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经济下行,人人自危。在艰难之际,林慈飞有了一个念头: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如果集合众多人的力量就会无坚不摧,他决定成立一个美国福建商会,凝聚起在美福建人的力量,抱团打拼;商会旨在培养年轻的商业人才,让下一代更好地融进美国社会。提议得到众多人的支持,经过接近一年筹谋、商议、联系,得到中美机构共同许可后,成立了美国福建商会,林慈飞自任会长,引起美国前总统布什的关注。
林慈飞说:“大家推举我做商会会长,可能是感觉我做事情比较踏实,能给大家有所帮助。其实做会长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在外人看来,好像这个美国福建商会会长的头衔很光鲜,但是有没有想到会长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我认为,会长就是要担当,要奉献,商会的工作远比个人的事情重要。”除了关注企业的经营发展,维护企业会员的权益,林慈飞更想在中美之间搭建起友谊的桥梁。
林慈飞知道,自己是中国人,骨子里流淌的是华夏的血,如果不维护中国的权益,别人凭什么会看得起你?如果被人欺辱了还不反击,连对手都会鄙视你。曾经在国内闹得沸沸扬扬的某邪教,转移阵地后,在美国四处活动,散布谣言歪曲事实,诋毁祖国,引起共愤。林慈飞召集企业会员们开会,宣扬正能量,告诫大家不要偏听偏信,要坚定不移地拥护祖国,跟着党的脚步走。遇到对方大肆搞活动的时候,福建商会也及时派出人员,针锋相对,让他们无路可逃。当中国领导人出访美国,邪教组织人员游行,影响极坏,林慈飞就带领商会会员们组织力量,破坏他们的活动,用正义的声音压过他们,不让邪恶畅行无阻。
2014年11月20日,27岁的纽约市香港裔警员梁彼得和同伴在巡逻过程中,开枪误击非裔青年阿凯·格雷,后者送医后不治身亡。后梁彼得被大陪审团定罪,二级过失杀人罪等五项指控全部成立,将至少面临15年牢狱之灾。梁彼得被重判,在华人社会引起轩然大波,大家纷纷质疑,这是在警察枪杀案层出的大背景下各方让他当了替罪羊,是美国主流社会对亚裔长期忽视的结果。
为了捍卫亚裔的合法权益,2015年3月8日,纽约市华人三千人在纽约市政厅前游行示威,抗议起诉华裔警员梁彼得;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纽约市华人于2015年4月成立亚裔维权大联盟,2015年4月26日,已经加入亚裔维权大联盟的林慈飞参与策划、组织、领导近万纽约华人,自布碌仑区跨过百年历史布碌仑大桥,要求公平、公正对待梁彼得事件;并帮助帮助梁彼得募集律师费,积极组织人员旁听,关心审理进程。
2016年2月20日,林慈飞参加了“220全美百万亚裔维权挺梁大示威”,这是他配合亚裔维权联盟经过详细安排的结果。示威游行中,林慈飞高举标语牌,和大家高呼“人人平等”,誓为梁彼得讨回公道,为华人的下一代争取公平和公正的未来。
事后,林慈飞说:“美国建国二百多年来,今天是我们亚裔最黑暗的一天”,美国梦包括对人权、平等和公正的追求,这份追求同样适用于华警梁彼得,如今上百万人都感到梁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必须联合起来,抗议示威,为梁彼得和全体民众争取平等的权力。林慈飞感叹:“华人应该和各族裔团结一致,肩并肩支持彼此,为全民平权共同奋斗。”
    这些年,林慈飞关注中美两国的商贸往来,他频频往返中美,最多的时候一年往返11次,坐国际航班跟坐城市公交车一样。林慈飞说,“回国多是为商会的工作,带领商会企业家回国考察投资,不单单在福建,在全国各地都有,寻找合作的机会,促进中美商贸有序进展。”林慈飞看到家乡福建的发展、日新月异的变化,他无时无刻不想着回到家乡投资。前不久,林慈飞代表美国福建商会在三明等地进行了考察,并已落地实施了一些项目。林慈飞希望自己能带动更多的海外侨胞以及海外的商界精英回到家乡投资,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出力。
              
           言传身教     用爱心支撑起一个家


   操着浓浓的福州腔,林慈飞说:“就整个家族而言,我的身份有些特殊,我爷爷和爸爸是华侨、儿女也是华侨,唯独只有我还是一个是旅美华人。”很多人感到奇怪,甚至有人认为林慈飞很没有本事,在美那么多年,连个美国公民都混不上?林慈飞自有打算:“其实这里面有些内情,我为什么不拿美国绿卡?因为拿到绿卡后,我就成了美国公民,可以享受美国公民所享受到的所有福利和政治待遇,但是也有个至为重要的关键,我回国投资就没这么便利了。”这是另一种智慧,就是用小的牺牲博取大的价值,林慈飞觉得值。对他个人而言,尽管在海外生活了20多年,但自己并没有受到太多西方文化的影响,骨子里仍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人。
   林慈飞有个自豪的地方就是:家里的后代没有一个不会讲福州话的。在林家,晚辈们聚在沙发上用英文聊得不亦乐乎,但只要坐在餐桌旁必定是用福州话交流。这是因为林家不成文的规矩:只要有长辈在的场合,一律要说福州话。“我们全家族的人没有一个不会说福州话,尤其是在吃饭的时候,不说福州话就不能离开餐桌。”福州话已经成了林家必不可少的传家之宝,“对于自己的孩子,从小我就教育他们一定不能忘祖,要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知道自己是福州人。”林慈飞如是说。
   提起福州话,林慈飞有些惋惜地说:“现在很多福州本地的孩子都不会说福州话了,这样一来,时间久了福州话不就没了?”林慈飞顿了顿继续说道:“像我们这样的家庭,虽然福州话说得不是非常地道,没有老一辈人说得那么好,但是总会有些福州的味道。”
   能留给孩子的最大财富是什么?“在我的意识里,留给孩子的财富不应该是金钱,而是知识。”林慈飞说,“要真正培养好下一代,必须要让他们了解什么是诚信和道德,这是做人最基本的素质。一个人只有先学会做人,才能做好事情。”
   “很多东西都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开始教育。”林慈飞又一次强调对子女的教育,他经常会带着他们回国探亲,希望儿女们多多了解祖国的文化。林慈飞依然记得自己言传身教,在儿子身上表现出的印证:大儿子还在学校就读时,在自己的宿舍中挂了一面五星红旗,这让林慈飞欣慰不已。
   为了让下一代华人子女对民族更具认同感,林慈飞觉得增强美国华人子女对汉语的学习激情很重要,为了让孩子们更为真切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2011年5月,林慈飞作为美国福建商会会长,促成了美国福建商会与福建师范大学的合作,举办了首届“美国华人子弟汉语夏令营”。夏令营依托百年老校——福建师范大学的教学优势,针对海外华人子弟听说能力强,但词汇范围窄、书面语体不规范的特点,通过小班制对参加者进行密集汉语培训,所有教学方案都经过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有针对性的设计,以确保汉语教学质量和效果。
   夏令营以“传承中华文化,体验汉语魅力”的宗旨,为美国华人子弟提供一个提高汉语水平、了解中国文化、结交中国朋友、拓展视野的机会。经过汉语课程、文化课程和丰富多彩的中美青少年交流活动、游览历史文化名胜活动,华人子弟置身于汉语环境中,强化了运用汉语的能力,并了解中国人思维交流方式,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他们对汉语学习的亲切感与日俱增。
   谈起对儿女的教育,林慈飞最想感谢的是自己的妻子,他说:“我妻子在来美国之前,一直是个白领丽人,来到美国后,放下身段,从零开始,毫无怨言”。妻子不仅要陪伴自己拼搏,还要照顾、教育孩子。不管多忙,妻子都会挤出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和需求,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交友、喜怒哀乐,当发现孩子有苦恼和困惑时,及时采取适当的方式解除孩子们思想上的彷徨,引导和梳理。林慈飞很庆幸自己找到一个好妻子,他笑容灿烂:“我的妻子和孩子们感情融洽,他们就像朋友一样,无话不谈,没有发现有所谓的代沟现象”。
   林慈飞常年奔波在外,家中事无巨细都交给妻子打理,妻子从来没有让自己失望过。最令林慈飞感动的是,自己父亲生病时,妻子为自己尽孝,守候在父亲的病床前。那时,林慈飞一直在祖国各地飞来飞去,父亲病重,被送进医院,妻子每天要打理公司,要安顿家中老小,还要到医院照顾病人,端屎倒尿,喂饭擦身,妻子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让林慈飞安心在外,不至牵挂。
  
            记录生活   打造福建人在纽约


   林慈飞有一种浓厚的乡土情结,他一心希望为家乡多做点事,把家乡的人和事,把乡亲们在外打拼的艰辛、梦想和希望用一种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在大众的面前。这一念头一直酝酿、纠结了许久,林慈飞逢人便把自己的期冀与朋友交流,得到大家的认可与支持。
   林慈飞说:“我自己虽然有想法,但是实际并不成熟。现在万事俱备,自然而然就开始筹备。”林慈飞前前后后花了数个月,找编剧,找资金,找导演,终于组建起一支专业的精英团队,他说“准备拍摄6至100集纪录片。在纽约创业的福建人很多,有成功,也有失败,这部纪录片记录的是真人实事,希望通过纪录片展示真实的福建人生活,为后代留下父辈打拼的纪录史。”
  
   3月29日,纪录片《福建人在纽约》于法拉盛东王朝酒楼正式召开首映式,该片详实地刻画了福建人在美如何打拼、如何奋斗的历史。在举行周年庆典时,该片同时进行直播,中国纽约总领事馆领事李清和杨博到场表示支持,林慈飞说:“我们福建乡亲在美这么多人,在纽约也是最大的华裔族群,希望打造一个窗口展示我们福建乡亲的风采。”
   中国驻纽约总领馆领事李清说:“总领馆对该纪录片有两个期待,一个是期待看到海外华人华侨能够把这件事情做成做好。现今中国面对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希望世界了解中国,福建乡亲作为海外华人华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扇窗户。”李清的另一个期待就是:“福建乡亲在海外成就必须要让国人知道了解,总领馆也期待了解侨胞在海外的奋斗历程,对在家乡的乡亲们也是一种鼓舞,讲好海外华人的精彩故事,为海外华人争光,为海外华人的发展助力,希望看到最终拍到100集。”
  访谈接近尾声,林慈飞神色庄重,说:“事情一旦做起来,我希望做得完美,打造出高品质的纪录片,而不是沽名钓誉,如果,一开篇就让观众失望,不仅浪费的资源,更面临失去市场,所以,我要谨而慎之”。
   林慈飞觉得自己有种使命感,这种感觉推动着他,到底为了什么,他自己也不能说得明白,就像这些年来的努力,他收获最多的是快乐。为了快乐,他会继续努力,预祝林慈飞会长获取成功,摘取最丰硕的成果。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商会精神 | 留言反馈 |  
版权所有 @ 美国福建商会